很有味道的木門,這同時也是劉興欽漫畫發明展示館的後門




去內灣可以看「木馬道」與看螢火蟲




內灣車站附近鐵道旁晚景淒涼的蒸汽火車加水站,2003年造訪時這兩個筒子還被架在空中,2006年10月造訪時卻發現支撐架不見了!兩個大筒子突兀的被擱置在地上無人聞問。這加水設施最早是生鏽的模樣,前幾年被塗上了藍色油漆,不料現在又變成這幅任所有鐵道迷看到都會心痛的模樣!




內灣山城美景




隱身花叢中的內灣線小火車




劉興欽發明的機器人




內灣車站




日式木造建築的內灣派出所與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一同入鏡




新竹車站內灣支線月台




新竹車站的這個地方是後來才有的,看得出很新吧?


   筆者徒步將整個內灣村都給走遍,從車站走到剛剛坐火車來看到的內灣村口,筆者不時回頭看離剛剛走來的地方離得已經有多遠了!卻意外發現從公路的這個角度看去,火車停在有一定弧度的半山腰內灣站上看來相當美麗。由於不是假日,整個內灣山城有許多店家都未開門營業,據說農曆春節時整個內灣都是遊客,店家皆忙得不亦樂乎。


   來內灣不能錯過的就是走內灣吊橋,吊橋的那一頭有幾家很有特色的咖啡館。在內灣指示牌做得很清楚,不時會看見阿三哥和大嬸婆的塑像引導你該如何走?內灣戲院現在已經暫時被改裝成餐廳使用,店家未來會在戲院裡頭播放台灣早期的電影,這和台北市政府所主辦的蚊子電影院活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便是保留台灣早期電影藝術文化。


   內灣的蒸氣火車加水站遺跡近日應該是有重新整理,因整個加水站都被塗成了水藍色,而原先附著在加水站上的雜草也被清理掉了。因坊間所有鐵道旅行相關雜誌,皆是以尚未整理前雜草漫延加水站生鏽殘破不堪的照片來加以介紹。木馬道遺址筆者是找到了入口,但一看到往上頭走的是人煙罕至的泥土地便沒再走上去了!


   目前如果要看到有人示範拉木馬,那可只有等到特殊日子才能親眼見到。筆者還有看到一個指標上頭寫著東窩星海,循著指標前進一直看不到盡頭,最後只好放棄,我在想那會不會是在夜晚可以看見很多星星的地方?後來一直找不到螢火蟲棲身地,加上回來又將第四期的鐵道旅行支線風情再發現給看了一遍,因此我更加肯定那抽象的東窩星海四個字指的應該就是所謂的螢火蟲棲身地。


   三月也是內灣櫻花盛開的季節,這也讓人聯想到苗栗也是在這個時節滿山遍野的油桐花。據說內灣有棵最美的櫻花樹位在內灣國小內,由於到訪當天不是假日,國小應不開放,所以筆者自然沒走那可愛的地下道進入國小校園,像這樣要先走個山洞和隧道才能進校園的學校在台灣還真不少,像是世新大學和高雄西子灣的中山大學皆是類似如此設計。


   在這純樸的山城小鎮,總以為熱情兩個字應是和這客家村絕緣的,後來才發現熱情,原來也可以出現在這座有山有水的古樸鎮上,因內灣站售票員看見有位旅客用筆和紙克難抄寫火車時刻表,便問那位先生在抄時刻表是不是?隨後便二話不說的送給那位旅客一份時刻表。


   類似的熱情也出現在三月中旬筆者造訪苗栗時。筆者在車站前和友人一副茫然不知所措苗栗鐵路車輛展示場時在哪時?有位運匠先生見狀便很熱情的問說要去哪?一點也不像是要拉客的樣子,而就在回程進車站要剪票時,站務人員也很熱心的提醒我們有位子,別坐錯火車了!同樣的場景,在台北或許很難見到。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本來是露天的車輛展示場多了遮雨棚,雖說如此一來冒雨參觀也不覺麻煩,但對想要拍照的人來說就多了些採光不良的問題呢。


   內灣之旅即告尾聲,筆者搭上15053252次列車回到新竹,列車回到新竹為1550,這時筆者要再以跑百米的速度火速飛奔至第一月台,轉搭15542226次電車。每次都把時間卡那麼緊,是因信得過台鐵所強調準點的效率,當然台鐵也沒讓我失望。對了!通勤電車不分400還是500型,緊急開門的開關裝置均設在每個車門旁位子的座椅下,這保命的裝置可是所有通勤族不可不知的唷!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火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