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北京的國家大劇院我今年六月造訪當時,國家大劇院正在舉辦2009歌劇節




北京國家大劇院於2007年正式落成啟用




北京國家大劇院的地位我想應該不亞於雪梨的雪梨歌劇院吧?




造型像顆水煮蛋的國家大劇院




北京國家大劇院可愛的民警提示牌




我覺得北京國家大劇院的外型,和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的造型看起來也很像




我們的導遊說國家大劇院的造型看起來像是大墳頭




像是什麼東西我想每個人的心中各有一把尺吧?可以像是水煮蛋、也可以像是大墳頭或是大榴槤




走下台階才是國家大劇院的入口處




北京國家大劇院位在天安門廣場和故宮附近為什麼是江澤民提而不是胡錦濤或是溫家寶呢?


   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座值得當地人驕傲的劇院,雪梨是雪梨歌劇院、新加坡是造型像個榴槤似的濱海藝術中心、台北是國家劇院廳,至於北京,則是那座造型近似水煮蛋並且於2007年才正式落成的國家大劇院。


 


   在我眼中看來,北京國家大劇院的造型和新加坡的濱海藝術中心有點像,外型都是銀色的,且都是橢圓形的外觀,讓我覺得現在的國際級建築大師都有點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感覺。是我太吹毛求嗤了嗎?還是時事所趨之下所要承擔的結果?老實說我也覺得高雄世運的主場館造型和北京鳥巢體育館的造型像極了!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在世界上的某一個角落,才會出現像雪梨歌劇院般令世人驚艷的曠世鉅作呢?那種獨一無二將「似曾相識」這四個字遠遠拋諸腦後的傑作。


 


    自從北京國家大劇院落成之後,國家大劇院便成為到北京不可一看的指標性建築物之一,雖然我們的導遊口口聲聲說這個國家大劇院的造型怎麼看都像是大墳頭,但是國家大劇院畢竟出自法國國際級建築大師保羅‧安德魯之手,這位法國設計師的大膽設計在導遊眼中看來竟像是大墳頭!不知保羅‧安德魯在聽到之後會不會吐血?


 


   其實導遊口中唸唸有詞的大墳頭我還真是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呢?後來才知道所謂的大墳頭,就是墳墓後方所隆起的那一座小山丘。這不是我們的導遊在這趟六天五夜的北京行裡頭第一次說大墳頭,第二次聽見他說大墳頭是在參觀明十三陵的時候。說也有趣,回國後不久我就在電視新聞上聽聞大墳頭這三個字,那是一則樹林山佳火車站興建工程的新聞,有人痛罵新的山佳火車站廣場造型看起來像是大墳頭,雖然那則新聞我只看到了一半,但是大墳頭這三個字,卻從此盈繞我心頭再也揮之不去了!


 


   我們造訪的六月份,國家大劇院正好在上演2009國家大劇院歌劇節,所以香港快運航空的優遊aspire機上雜誌封面上,就正好是一張國家大劇院內部空間的照片,雖沒能進到國家大劇院內一探究竟,但是香港快運航空六月號優遊aspire機上雜誌的封面照像是場即時雨,即時滿足了沒能進到國家大劇院一窺這巧奪天工設計的遺憾!


 


   北京國家大劇院就位在故宮和天安門廣場附近,所以國家大劇院是我們抵達北京在休息一晚後所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從國家大劇院便可以一路走到天安門廣場和故宮參觀,北京城新舊融合的一面,也可以在市中心一覽無遺,這就是北京,古今中外建築群井水不犯河水水乳交融的新北京。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火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